music notes

目录

作为一个没有任何音乐基础的人,在这里记录下自己听音乐时的感想,以及音乐的信息。

Spiegel im Spiegel

最初在 YouHwa Lee 的专辑《ARVO PÄRT PIANO MUSIC》中听到这个曲子,宁静、有超现实的宗教意味,印象深刻。

整体音调偏高偏轻,以至于设想出一位女性角色,情感细腻,动作轻盈。中间偶尔夹杂一点低沉的重音,给她提供坚实的落脚点。

从旋律的变化中感受到空间,音调轻重是远近和上下。

这个曲子在《ARVO PÄRT PIANO MUSIC》专辑中位列第一。专辑里也有不少这种宁静类的曲子,但没有能像这样展现宁静到极点的。

第一次听《ARVO PÄRT PIANO MUSIC》这张专辑在年末。在一个寒冷的晚上走回寝室,路上听的这张专辑。不久后应该是有一场大雪,爬上操场看台的最高处,俯瞰被雪覆盖的整个操场,重复听了这个曲子。现在只要听到这个旋律就会想到雪景。

两年过去了,今天忍不住搜了曲名,才发现名字翻译成中文叫做《镜中镜》,由爱沙尼亚作曲家阿沃·帕特创作。

Aphrodite 和 迷情仙境

初中时,在《百家讲坛》讲苏轼的一期节目背景音乐中听到了曲子的前几个旋律,有看破境遇的淡然,当时认为和苏轼绝配。之后在百度上搜到曲子出自《迷情仙境》。

特意下载下来,每次语文考试前的晚上必听,感受千年前偶像的心境。就这样听了三四年。

大学时偶然在神思者的作品《Aphrodite》中听到了几乎完全相同的旋律,彻查后发现曲子真正出处是神思者《Kaishin》专辑中的最后一曲,而所谓的《迷情仙境》为盗版翻奏。

“Aphrodite"指希腊神话中司爱与美之女神,专辑《Kaishin》是为纪录片《The Silk Road Of The Sea》所作。但知道真相后再听开头的几个旋律,仍觉得和苏轼绝配。

由此对神思者产生兴趣,听了他们的其他作品。感觉作品在抒情上像大江大河横流四处,不足也在这一点上——没有合适地"止”,达不到"乐而不淫,哀而不伤"。所以许多曲目不能反复、完整地听。

L’assasymphonie 和 摇滚莫扎特

第一次接触到《L’assasymphonie》是那张"我诅咒所有相恋的人"歌剧截图。按台词搜索到《摇滚莫扎特》,进一步搜到该歌剧的情节和背景,觉得很有趣;对Salieri在歌曲《L’assasymphonie》中表达的嫉妒和痛苦情感印象深刻。

某天后知后觉想去现场,搜索后发现几个月前剧团曾在北京天桥演过一场,青岛有一场未去,之后再无来中国演出的消息,为此十分遗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