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科研写作的一些感想

目录

月初我写了一篇 paper 初稿。尽管这不是第一次写,但我依然觉得离预期目标还有很大差距。于是我把 Joshua Schimel 的 Writing Science: How to Write Papers That Get Cited and Proposals That Get Funded 打印出来,仔细读了前几章,很有感触。

今天偶然又看到了另一篇博客—— 学术写作感想记录,其中有几个观点也让我深受启发。

结合这三个来源,整理了以下心得,后续如有新的想法再继续补充。

发力点

  1. 发表 paper 的最终目的是让同行引用。被引用意味着进入学术圈的对话,也关系到能否在领域中站稳脚跟。
  2. 极少有论文是“非读不可”的,所以要尽量写得清晰易懂,吸引同行去读并引用。
  3. 要通过讲好故事来构建吸引人的论文。讲好故事是一个庞大的话题,但核心思路包括:
    • 所有内容都要围绕故事核心展开。
    • Results 和 Discussion 部分也要有明确目的,指向故事的核心。
    • 展示相关内容,删去无关信息。
    • 降低信息熵。摒弃空洞描述,追求具体和准确。
  4. 避免让自己的论文沦为他人的附庸。尽管大部分研究工作都是基于前人的启发,在已有框架上进行补充,但在展示自己的工作时,要突出个人的贡献。

例子:
甲(前人工作):使用方法 M 研究现象 P,但未考虑效应 E。
乙:使用方法 N 改进方法 M,研究现象 P 相关的效应 E。
丙:尚无定量研究探讨效应 E 与现象 P 的关系,而甲的方法 M 辅助了自己的方法 N。

一些有效的技巧和习惯

  1. 尽早把写作思路、段落的关键句以及承上启下的句子落实到纸上,不必过分关注语法或中英文夹杂。从实践看,这是最高效的写作方式之一。

后记

这些技巧并非学术上的“欺骗”——工作内容本质并未改变,也没有选择性地挑选样本或结果。这只是针对人类阅读体验的一些技巧和方法。